成都广告产业园从全国32家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中脱颖而出,正式获得授牌,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
相比北京、上海、青岛、南京等国内较早建立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城市,地处西部的成都,目前广告产业的发展环境仍未成熟。刚刚升级为“国字号”产业园的成都广告产业园,未来能否实现顺利破冰,仍面临市场的考验。
园区全产业链打造已初具规模
成都市红星路一段35号,是成都军区原7234印刷厂的旧址。这里位于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与春熙路相距不到3公里。
经过德国MV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精心打造,2012年8月,“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正式挂牌。目前,这座硬朗工业气息十足的独特建筑是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的核心区域。
成都市广告创意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是成都市政府授权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也是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方。该公司宣传策划部部长李黎表示,广告企业一定要选址在繁华商圈内,以满足交通便利、产业成熟等必要条件。这样做是为了适应广告行业的需求和特点。
针对不断壮大的西部广告创意产业发展集群,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搭建了多个平台,如广告创新研发中心、广告交易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3D打印创意体验中心、新媒体驱动中心、广告研究院等,为客户提供配套型专业服务和公共服务。
走进成都市广告创意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不时滚动着的广告交易大屏幕格外显眼。
在李黎看来,广告交易中心是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平台。“此平台可以整合本地资源,为广告主提供更广泛的广告设计、制作、发布渠道,打造一个广告要素积聚、流通的区域性交易平台,在国内尚属首创。下一步,广告交易中心还将单独成立公司,以便更好地运营。”
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入驻园区的广告类企业已达到267家,初步打造出了一条以广告创意设计与传媒印务、网络数字、电子出版及广告交易等上下游产业相聚合的全产业链。
“随着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了品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广告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谈合作。目前,核心园区已经基本驻满,三期正在招商阶段。”
李黎告诉记者,经过国家工商总局的评估,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的综合分数在第二批挂牌成立的国家广告产业园中位居第二。到2016年末,该园区将力争集聚千家以上,建成“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广告产业示范园区”。
除了扶持,园区还为企业带来客源
作为入驻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较早的企业,洛可可设计(成都)有限公司已是成都广告圈内知名的设计顾问公司。谈到当初选择“红星路35号”的原因,总经理蔚江告诉记者,他们选址优先考虑的是广告产业园区,而不是商务写字楼。
“首先,园区内没有很高的建筑,视野更开阔,不像写字楼那样冷冰冰的,这里独立、开放、自由的环境更适合设计师的发挥。而且,园区一般都有自己的主题。我们也希望能在一个主题更鲜明的场所进行工作,可以说双方的合作是1+1>2的。”
据蔚江介绍,政府和园区对洛可可的入驻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包括房租减免、税收补贴等。同时,产业园举办的各种推广活动也为企业做了宣传。而他最看重的,是园区搭建的平台可以给企业带来客户资源。
2014年,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先后举办了多项大中型的活动,如FUN成都游戏动漫节、2014创意暨青年广告设计大赛等,旨在借此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李黎说:“这些有影响力的活动要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务实。一场大型活动既可以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又能够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更重要是可以实现园区平台与企业的联动。”
依据园区相关规定,新引进入驻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的企业,如果年度经济贡献度达到一定标准,在房租方面可享受优惠。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年营业总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广告企业,还将享受重点扶持政策。
成都潘多拉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唯一一家以3D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平台应用的产业运营服务商,目前他们正在与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合作,搭建网格化管理的3D平台。
该公司总经理王菁菁告诉记者,虽然企业才入驻不久,但已经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园区给予的支持。“产业园举办的一些活动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为企业带来了客户资源。目前就有沈阳的客户通过园区的平台直接找到了我们,希望能进行有关‘智慧城市’的合作。”
“我们开发的软件需要有专业的广告团队来进行设计包装。而园区的推广平台,恰好可以满足企业这方面的需求。”王菁菁也认为,产业园的优势在于资源整合,可以通过平台搭建来实现企业间的相互沟通,达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
产业基础薄弱或成园区发展瓶颈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陈红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广告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广告企业多、小、弱、散特征明显,粗放式经营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不足,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也指出,目前成都市的广告产业还稍显稚嫩,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小规模的发展模式,服务的客户也多属于地产、医药、食品等行业。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成都本土的广告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与一线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
以洛可可为例,公司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也经历了一段成长期。从2012年初接近50名员工,到目前维持在30人左右,团队建设已趋于理性。
“最初公司开业时,在政府和园区的支持下,大家都充满干劲。但市场毕竟是理性的。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成都的产业基础要弱一些。”蔚江说,“我们服务的客户大多属于轻工行业,而且多数是民营企业,但成都本地更多的是重工业、军工企业,这也导致目前洛可可的业务从量到质暂时无法与沿海城市相比。”
蔚江告诉记者,成都本地的广告行业在工业设计和UED(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并不强大。作为企业,洛可可愿意去培育这块市场,但显然还需要时间。
“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和沿海地区十年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从企业的角度,我们希望园区提供的房租、税收等优惠政策能够再持续一段时间。”蔚江说。
王菁菁则认为,相比于房租、税收等优惠政策,企业其实更看重未来的发展空间。产业园需要更多考虑如何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广告产业园期待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建有广告产业园区29个,其中包括11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和18个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产业园的发展并不均衡。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廖秉宜指出,各地的广告产业园区主要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园区公告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与园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二是集群经济效应不明显,这源于对广告产业集群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三是部分地区广告产业基础薄弱,园区缺乏科学规划,导致一些广告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流于形式。
“国家工商总局对成都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评价是‘最像广告园区的产业园’。”李黎说,“但据我了解,有些地方则是把广告产业园当做一个地产项目去运作,背离了当初规划的方向。”
青岛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贾永壮认为,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功能价值就在于科学的“产业规划”,根据“产业规划”的要求再去招商。企业之间的相互需求可以形成“连接点”,招商入驻的企业之间要符合产业链的衔接,最终形成一条产业链,这样才会发挥产业园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
廖秉宜建议,广告产业园区规划部门需要根据不同广告企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准入标准。为避免产业竞争力缺乏,应建立混合式广告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大型整合营销传播公司、大型综合型广告代理公司、专业品牌广告公司和营销传播公司等。
有观点认为,相对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速度都较为落后,要在区域竞争中表现出优势,更应注重经济转型。
对此,廖秉宜认为需重点发展四类新型广告业态:一是数字营销公司;二是媒介购买公司;三是媒介广告公司和企业广告公司;四是内容植入营销公司。广告产业园区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新型广告业态企业入驻园区。
据贾永壮预测,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下,抓住数字传媒大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跨界整合转型升级,中国传统的广告行业将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革。
上一新闻:上海灯箱制作找上海逸晨广告公司
下一新闻:亚克力发光字的应用范围